发布时间:2023-04-18 06:00
我有个同学浸淫科研多年,一把年纪天天找我说中国科研圈子风气这么差,这可怎么行,吃枣药丸。
拉跨比烂在正常人心理都有底线,后来有人实际考察了一下,发现没有。实际考察的人就是此君,后来此君去美国搞了一段时间项目,回来后大喜,改成了我国必胜,对我是天天讲美国的科研更烂。
我大笑。
除了学二代以外,知识分子大抵一开始都理想主义过,后来面对人间种种,萌发了此地不好的念头,于是失望,但是自己又没有一点改造环境的能力,于是便喜欢抱怨。可巧的是各国的知识分子,几乎都是如此。
我讲过,金钱在权力面前什么都不是,但是金钱面对知识就要趾高气昂起来,有了钱尼古丁可以是有益的,病毒可以是益生菌,一切都可以是疾病,只要能赚钱。
有了钱家谱是可以攀附的,人生故事是可以改写的,给上两张票子,知识分子就要为五斗米折腰,毕竟你不折有的是人折。于是他们对人间的黑暗受不了了。
所以有人讲,秀才干什么事情,大抵好多年也干不成。著书立说确实可以述而不作,但是现实办事要的是到处的妥协。一点黑暗都见不得的人,不会有去黑暗里面凝聚出最大力量的决心和本事。
见到了黑暗,不寻思深入黑暗,改造黑暗,或者是荡涤黑暗,只是一味的反感,哪里可堪大用?
搞科研比文人有用多了,尤不能明白这比烂的道理,是以文人除了念几句诗词歌赋,一点用处都没有,龙应台跑到台上演讲,风花雪月,面对起一条大河波浪宽,所有的风雪黯然失色。
就是比烂,谁不那么烂谁就能赢。整天抱怨环境,环境不好就不干活了,就要等着环境好了,才肯干一点点的活。这哪能行?
这抱怨听起来过于乏力。环境不好就去改变环境,就像是中东这么多年没有发展起来,原因到底在哪里,有人选择移民美国,有人选择留在祖国,这都是选择,选择逃避,我们理解,选择祖国,我们还是可以理解,但是这不好。
抱怨环境没有用,人应该勇敢的抗争。看着大环境不好,就抱怨,大环境不会好。等着别人起来抗争,然后自己搭便车,享受别人抗争的成果,大环境还是不会好。
沙特蹭埃及的斗争,蹭叙利亚的斗争,蹭约旦的斗争,最后蹭了一大圈,什么都没得到。现在和伊朗对起来了账,一切都好起来了。扬眉吐气。就是我们想要调解,人家主观意愿也得第一位去讲。
沙特王室唯唯诺诺做了几十年老好人,得到什么了吗?
如今站出来,应有尽有。站出来对账,这件事是我做的,那件事是你做的,互相把互相的老底翻一下,核实一下,故纸堆里面的东西互相摆摆证据,对于两个成熟的国家来说都是可以的。
摆了证据,就有人慌。有人慌了,就要要价。这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,布林肯哪能看着沙特和伊朗和解?
于是苏丹就要出问题,苏丹出问题不是因为苏丹有石油,石油不石油已经无所谓了。伊斯兰世界不缺石油,缺的是粮食,万一整个伊斯兰世界都团结起来反对以色列,以色列的日子一定要不好过的。
于公,以色列是新时代的十字军,十字军国家倒了,象征着天主教世界的文明期要中断。于私,布林肯是犹太人。 所以当务之急,是要让伊斯兰世界进入一种就算团结起来,也不能反对以色列的困境中去。
这个困境要实现,最好的办法是步步为营,但是布林肯没有时间了。他要最快的办法,最快的办法就是召唤马尔萨斯,让土地承载力这个上古时代的魔神从潘多拉的盒子里跑出来,让王朝周期律在中东起作用,让伊斯兰世界陷入土地无力承载人口的漩涡。
让马尔萨斯的幽灵在中东徘徊,让所有伊斯兰世界的国家,因为土地承载力不够陷入血腥的内战。
前有乌克兰,无心插柳,现在就要盯上苏丹。苏丹人少地多,还有丰富的水源,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,国内还有许多穆斯林,如果苏丹人能和平发展,建立水电等农田基础设施,那苏丹的8400万公顷的耕地,能养活多少人呢?
1.2 亿公顷的土地,就能养活一个中国,苏丹的耕地,胜在一年能熟三次。 潜力,何其大也,能养活的不止一个中国,所以要让伊斯兰世界断粮,苏丹必须永久的乱下去。
苏丹乱了,只是粮食产地出问题的第二步,留给布林肯的时间不多了。下一个粮食产地还要乱。
苏丹乱了,说明他们急了,他们急了,说明形势大好。
看最近的外交胜利,也足以说明这个好。那我们的底气从哪里来?从粮食安全,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上来,这时候回看去年的粮食安全工作,心里所剩下的只有庆幸。
抱怨从来无用,没粮吃了,抱怨就能有粮?
智者不抱怨,智者见微而预,应时而出,一匡天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