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3-03-16 08:00
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需求不足,而数据是发现需求、匹配需求的利器。当解构需求与制造生产通过数据相连接,下一个增长极将汹涌勃发。
而从安全的角度,数据也是影响认知的基本单位。我曾在 数据争夺的血雨腥风 一文中提到,数据对西方选举起着重要作用,而极端情况却是,现代战争的主要目标,已经不再是争夺土地和资源,而是通过数据战来争夺人的认知。
或者说,人类思维已成为战争的重要领域。
随着技术的广泛应用,个人的认知能力越来越稀缺。面对亦真亦假、扑面而来的海量数据,信什么、不信什么越来越成为一个大问题。
还记不记得疫情期间,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浩如烟海,各种信源五花八门,我们很难了解疫情的真实走向,并做出客观的评判。
当身处战争时,敌对一方会通过有意识的投放影响认知的数据,在人心里种下怀疑的种子。而随着心理上的耗损加剧,人也越来越难以做出明智和及时的决策。
数据与宣传的不同在于,每个人都在参与处理数据、塑造数据,而宣传只是单方面输出。如果过去个人只能被动地接受宣传,现在则是主动地为宣传做出贡献。
特别是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“数字成瘾”成为基本现实的情况下,隐秘的数据战已经来临。
数据爆炸时代,我们享受到了生活的便利和边界的拓展,但这些能力也会被用来对付自己。
在乌克兰,大放异彩的除了赢得亚洲买家青睐、还清技术迭代成本的Space X,还有中情局与硅谷巨头共同孕育出来的Palantir大数据公司。
笼统来说,Space X负责拍摄发现,Palantir负责分析优化并提供解决方案。珠联璧合下,俄罗斯军队的推进部署犹如被开了地图一般,处处受限,被迫放弃了速胜的计划,转到如今的僵持消耗。
总部位于加州的Palantir公司
Palantir的客户可谓星光熠熠,美国联邦调查局、中央情报局、国家安全局、军方、JPMorgan都是服务对象。它依托通话记录、IP地址、金融交易、旅行记录等海量零散数据,以集中分类描绘信息关联,从而完美解决情报收集的数据过载问题。
当年定位追捕本拉登,就是由Palantir旗下的Gotham平台领衔,为军方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分析,最终完成猎杀。而通过俄乌战争的优异表现,Palantir赢得了诸多天价的国防合同,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,技术迭代更进一步。
从这个角度,我们设立数据主管部门,一方面是为了防止Palantir这样的国外巨头渗透包抄,在极端情况下被对手偷了营;一方面是防止人们对战争的认知被海外操纵,松懈了同仇敌忾的思想基础。
当然,我们还要加快培育自己的Palantir,发挥举国优势,在新的赛道上跑出耀眼的中国速度。
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年代,首先立于不败之地,方有资格进行更凶猛的搏杀。
数据,下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和基本盘,更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。